260靈修 9月26日:馬可福音第7章

粵語聖經(和合本)聆聽

國語聖經(和合本)聆聽:

 

馬可福音 7       聖經新譯本

 

不可因傳統廢棄 神的誡命

1 有法利賽人和幾個經學家從耶路撒冷來,聚集到耶穌那裡。 他們看見他的門徒有人用不潔的手,就是沒有洗過的手吃飯, (原來法利賽人和所有的猶太人都拘守古人的傳統,如果不認真洗手,就不吃東西; 從街市回來,若不洗手,就不吃東西,還有許多別的傳統,他們都沿襲拘守,例如洗杯、洗罐、洗銅器等等。) 法利賽人和經學家問耶穌:“你的門徒為甚麼不遵行古人的傳統,用不潔的手吃飯呢?” 耶穌對他們說:“以賽亞指著你們這班偽君子所說的預言是對的,經上記著:

‘這人民用嘴唇尊敬我,
心卻遠離我;
他們把人的規條當作道理去教導人,
所以拜我也是徒然。’

你們拘守著人的傳統,卻離棄了 神的誡命。” 耶穌又對他們說:“你們為了堅守自己的傳統,而巧妙地把 神的誡命拒絕了。 10 因為摩西說:‘當孝敬父母’,又說:‘咒罵父母的,必被處死。’ 11 你們倒說:‘人對父母說,我應該給你的供奉,已經作了各耳板’(各耳板意思是奉給 神的供物), 12 你們就不讓那人再為父母作甚麼。 13 這樣,你們藉著所領受的傳統,把 神的話廢棄了。你們還作了許多這一類的事。”

 

默想:

  • 我們每個人都受傳統的影響,連那些反傳統的,也無法避免。但是在很多情況下,傳統失去了它的價值,反而造成不少不良的反效果。宗教禮儀和操練也不能倖免,拘泥謹守它們有可能代替了真誠對神的順服敬畏。本章經文中,耶穌對法利賽人,並他們選擇遵從的傳統,有很尖銳的評語。
  • 我們可能也覺得自己是熱誠的基督徒,但會不會我們的信仰中也有很多是奠基於「傳統」而非「聖經」?會不會也導致我們的敬虔變成「枉然」呢?
  • 你是否有時也會像法利賽人一樣,注重敬虔的外表,卻沒有內在的實質?

 

260靈修 9月25日:馬可福音第6章

粵語聖經(和合本)聆聽

國語聖經(和合本)聆聽:

 

馬可福音 6       聖經新譯本

 

給五千人吃飽的神蹟

30 使徒們回來聚集在耶穌跟前,把他們所作和所教導的一切都報告給他聽。 31 耶穌對他們說:“來,你們自己到曠野去休息一下。”因為來往的人多,他們甚至沒有時間吃飯。 32 他們就悄悄地上了船,到曠野去了。 33 群眾看見他們走了,有許多人認出了他們,就從各城出來,跑到那裡,比他們先趕到。 34 耶穌一下船,看見一大群人,就憐憫他們,因為他們好像羊沒有牧人一樣,就開始教導他們許多事。 35 天晚了,門徒前來對他說:“這裡是曠野的地方,天已經很晚了, 36 請叫他們散開,好讓他們往周圍的田舍村莊去,自己買點東西吃。” 37 耶穌回答他們:“你們給他們吃吧!”門徒說:“要我們去買兩百銀幣的餅給他們吃嗎?” 38 耶穌說:“去看看你們有多少餅!”他們知道了,就說:“五個餅,還有兩條魚。” 39 耶穌吩咐他們叫大家分組坐在青草地上。 40 他們就一排一排地坐了下來,有一百的,有五十的。 41 耶穌拿起這五個餅、兩條魚,望著天,祝謝了;然後把餅擘開,遞給門徒擺在群眾面前,又把兩條魚也分給群眾。 42 大家都吃了,並且吃飽了。43 他們把剩下的零碎撿起來,裝滿了十二個籃子, 44 吃餅的人,男人就有五千。

 

默想:

  • 雖然耶穌多次證明祂不單單是個人,(他能平靜風浪,趕出污鬼,醫治疾病,使人復活(4:35—5:43),那些只憑眼見來認識耶穌的人,依然不肯相信祂。因此耶穌開始更多專注與訓練祂的門徒,特別教導他們有關祂自己的身份,引導他們認識祂更深,並更深向祂委身。
  • 在這個熟悉的故事裡,門徒要求耶穌打發這一大群人散開,自行找尋食物。但耶穌有另外的想法,祂要教導門徒以及群眾學習仰望祂供應一切的需要。
  • 耶穌乃建議門徒“你們給他們吃吧”,並說“去看看你們有多少餅”。這使得門徒深切了解,他們沒有能力餵飽這麼多的群眾,而且他們所能收集到的“資源”(五餅二魚),也是極度不足的。他們還需要明白,耶穌就是用這些極度不足的資源,餵飽五千人。
  • 我們可能也像門徒一樣,認為我們沒有什麼(不夠資源),不能做什麼(缺少能力),因此不能給主什麼。但是,若我們願意將自己放在主的手中,神可以使用,並加倍地用來祝福許多的人。你願意嗎?
  • 你可以唱或是讀這首古舊的詩歌“我拿什麼獻給你”(生命聖詩463)

我拿甚麼獻給你?你已為我受死,
我的一切怎能獻一點,豈不應全獻給你?

我拿甚麼獻給你?你曾救贖我靈,
奉獻雖小已是我所有,我願將一切獻呈。

我拿甚麼獻給你?一切皆你所賜。
光陰,金錢,才幹非我有,凡我所有全屬你。

副歌:耶穌我主我救主,一切為我撇棄,
   你離開天上美家,加略山上受死。
   我拿甚麼獻給你?一切為我撇棄,
   我願奉獻不留下一點,完全奉獻給你。

260靈修 9月24日:馬可福音第5章

 

粵語聖經(和合本)聆聽

國語聖經(和合本)聆聽:

 

 

馬可福音 5       聖經新譯本

 

治好血漏病的女人

21 耶穌又坐船渡到那邊;還在海邊的時候,有一大群人向他圍攏過來。 22 當時來了一位會堂的主管,名叫葉魯。他一看見耶穌,就俯伏在他腳前, 23 迫切地求他說:“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,請你來按手在她身上,把她救活。” 24 耶穌就和他一起去了。

一大群人跟著他,擁擠著他。 25 有一個女人,患了十二年的血漏病,26 在好些醫生手中受了許多痛苦,又花盡了她一切所有的,不僅毫無起色,反而更加沉重。 27 她聽見耶穌的事,就從後面來雜在人群中間,摸耶穌的衣服。 28 因為她說:“只要摸到他的衣服,我就必痊愈。” 29 於是她血漏的源頭立刻乾了,她在身體上感覺到病已經得了醫治。 30 耶穌自己立刻覺得有能力從他裡面出去,就轉過身來對群眾說:“誰摸了我的衣服?” 31 門徒對他說:“你看,這麼多人擁擠你,你還問‘誰摸我’嗎?” 32 耶穌周圍觀看,要看作這事的女人。 33 那女人知道在她身上所成就的事,就恐懼戰兢地前來向耶穌俯伏,把實情全告訴了他。 34 耶穌對她說:“女兒,你的信使你痊愈了,平安地回去吧,你的病已經好了。”

 

默想:

  • 耶穌在前往醫治睚魯(葉魯)女兒的路上,被這位長年患血漏病的女人觸摸。她花盡所有都不能醫好這病,當她聽到耶穌時,她立刻相信只要摸一下耶穌的衣裳,就必得痊癒,她也真的得癒。她想要不著聲色的離去,因她的病情使得她和所有與她有接觸的人,在禮儀上都會不潔淨的。
  • 門徒可能急於要耶穌到睚魯家去,免得太遲了;但是耶穌想要與這位女士談話,讓她明白,是她對耶穌的信心,而不單因為她的觸摸,使她得到醫治。
  • 耶穌以“你的信使你痊愈了”這句話,讓她知道自己的痊癒是完全徹底的,她已經潔淨了,因此她現在可以重新進入社會與人交往,自由地參與敬拜了。
  • 馬可這段描述是要向我們表明,耶穌基督——神國度的主宰,祂的權能勝過自然界(4:35-41)、勝過惡魔的權勢(5:1-20)、以及各樣的疾病,甚至死亡(5:21-43)。當我們認識耶穌這樣的權力時,既或祂沒有立時醫治每一位信徒的疾病,我們仍有信心靠著祂的話語(聖經)來生活。
  • 將你心中迫切的需要告訴耶穌,並求祂的醫治和幫助。

 

260靈修 9月23日:馬可福音第4章

粵語聖經(和合本)聆聽:

國語聖經(和合本)聆聽:

 

馬可福音 4       聖經新譯本

 

隱藏的事終必顯露

21 耶穌又對他們說:“燈難道是拿來放在量器底下或床底下的嗎?它不是該放在燈臺上嗎? 22 因為沒有甚麼隱藏的事不被顯明出來,沒有甚麼掩蓋的事不被揭露的。 23 有耳可聽的,就應當聽。”

24 耶穌又對他們說:“要留心你們所聽到的,你們用甚麼尺度量給人, 神也要用甚麼尺度量給你們,並且要超過尺度給你們。 25 因為那有的,還要給他;那沒有的,就算他有甚麼也要拿去。”

 

默想:

  • 耶穌在馬太福音六章3-4節,教導我們:「你施捨的時候,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,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。你父在暗中察看,必然報答你」。
  • 但是耶穌在這段經文中卻講到,我們暗中所做的一切,不論是好是壞,都要顯露出來。「不張揚自己的善行和品德」,和「我們在暗中所做一切掩藏、隱瞞的事,都被顯露出來」,這兩件事有什麼關連?這對我們不將善行張揚出來,有什麼幫助?
  • 繼續昨天的默想,甘心地作主默默無聞的門徒,求主幫助你,「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」。

 

 

 

 

260靈修 9月22日:馬可福音第3章

粵語聖經(和合本)聆聽:

國語聖經(和合本)聆聽:

 

馬可福音 3       聖經新譯本

 

選立十二使徒

13 耶穌上了山,呼召自己所要的人,他們就來了。 14 他選立了十二個人,稱他們為使徒(有些抄本無“稱他們為使徒”一句),要他們跟自己常在一起,好差遣他們去傳道, 15 又有權柄趕鬼。 16 他選立的十二個人是:西門(耶穌給他起名叫彼得), 17 西庇太的兒子雅各,和雅各的弟弟約翰(耶穌給他們二人起名叫半尼其,就是“雷子”的意思), 18 安得烈、腓力、巴多羅邁、馬太、多馬、亞勒腓的兒子雅各、達太、激進派的西門, 19 以及加略人猶大,就是出賣耶穌的那個人。

20 耶穌進了屋子,群眾又聚了來,以致他們連飯都不能吃, 21 那些和他在一起的人聽見了,就出來抓住他,因為他們說他癲狂了。

 

默想:

  • 耶穌的十二個門徒當中,我們所熟悉,就是幾位較出名(或惡名昭彰)的門徒,但其他的門徒聖經並未多作記載,我們對他們也都一無所知。他們雖然與彼得、約翰、雅各一樣,有三年多的時間與耶穌一起,得到耶穌的教導與關愛,同樣奉命出去傳道、醫病、趕鬼,但是在聖經和教會的歷史中,卻似乎是亟亟無名的小卒。
  • 在我們自己的門徒訓練過程中,或會受邀擔任受人矚目的工作或崗位;然而,大多數的時候,做主的門徒就是忠心辦理不受人留意、只有神才注意的一些基督徒的例行事奉。
  • 在教會中,小組裡,家庭中,或是公司,與親友來往中,你有沒有留意到一些默默無聞的服事者?這個星期找機會向他們表示感激,一個微笑、說一聲謝謝。
  • 你是否願意做一個默默無聞的主的門徒?有什麼服事是不受人注意,但卻是實際的服事?求主幫助你甘心也安心的在日常生活中,在不為人注意的事上,忠心地作主的門徒。

 

 

 

260靈修 9月19日:馬可福音第2章

粵語聖經(和合本)聆聽:

國語聖經(和合本)聆聽:

 

馬可福音 2       聖經新譯本

 

治好癱子

過了些日子,耶穌再回到迦百農。一聽說他在屋子裡, 許多人就都來聚集,甚至連門前都沒有地方了,耶穌就對他們講道。 那時有人把一個癱子帶到耶穌那裡,是由四個人抬來的。 因為人擠,不能帶到他面前,就對著耶穌所在的地方,拆去房頂;拆通了,就把癱子連人帶褥子縋了下去。 耶穌看見他們的信心,就對癱子說:“孩子,你的罪赦了。” 當時有幾個經學家也坐在那裡,心裡議論說: “這個人為甚麼這樣說話?他說僭妄的話了。除了 神一位以外,誰能赦罪呢?” 耶穌心裡立刻知道他們這樣議論,就對他們說:“你們心裡為甚麼議論這事? 對癱子說‘你的罪赦了’,或說‘起來,拿著你的褥子走’,哪一樣容易呢? 10 然而為了要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,(他就對癱子說:) 11 我吩咐你,起來,拿起你的褥子,回家去吧。” 12 那人就起來,立刻拿著褥子,當眾出去了。眾人都非常驚奇,頌讚 神,說:“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。”

 

默想:

  • 這四個人很關心他們的朋友,都希望他得到醫治。他們相信耶穌能夠也願意醫治,他們並不是僅僅“禱告看看”,而是將禱告付諸行為,且不因困難而灰心。他們齊心努力,耶穌也因此應允他們的祈求,醫治他們的朋友。
  • 耶穌知道那些文士(經學家)心中嘀咕議論,祂就施行了那些人認為更難的事,來表明祂也可以做他們認為較容易的事。祂在他們眼前行了神蹟,使他們看見,也確實知道,耶穌也有能力做他們所看不見,就是“赦罪”這件事。
  • 神呼召我們,不是要我們個別成為神的門徒,乃是要我們彼此支持,形成信仰群體。我們彼此代禱,互相幫助,為要使他人也得到神的醫治、獲得健全的人生;正如癱子的四位朋友,協力幫助他得著醫治一樣。
  • 禱告:親愛的主,我很羨慕這四位朋友與癱子之間彼此親愛、不計代價地互相支持的關係;我希望我和我的組員們,也能藉著互相的幫助扶持,得到主在我們身體上、情感上、靈性上、生活上……的醫治。

 

 

 

260靈修 9月18日:馬可福音第1章

粵語聖經(和合本)聆聽:

國語聖經(和合本)聆聽:

 

馬可福音 1        聖經新譯本

 

施洗約

1 神的兒子(有些抄本無“ 神的兒子”一句)耶穌基督福音的開始。

正如以賽亞先知的書上寫著:

“看哪,我差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,

預備你的道路;

在曠野有呼喊者的聲音:

‘預備主的道,

修直他的路!’”

照這話,施洗的約翰在曠野出現了,傳講悔改的洗禮,使罪得赦。猶太全地和全耶路撒冷的人,都出來到他那裡去,承認自己的罪,在約旦河裡受了他的洗。 約翰身穿駱駝毛的衣服,腰束皮帶,吃的是蝗蟲和野蜜。 他傳講說:“有一位在我以後來的,能力比我大,我就是彎腰給他解鞋帶都沒有資格。 我用水給你們施洗,他卻要用聖靈給你們施洗。”

耶穌受洗

那時候耶穌從加利利的拿撒勒來,在約旦河裡受了約翰的洗。 10 他從水裡一上來,就看見天裂開了,聖靈仿佛鴿子降在他身上。 11 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:“你是我的愛子,我喜悅你。”

耶穌受試探

12 聖靈隨即催促耶穌到曠野去。 13 他在那裡四十天,受撒但的試探,和野獸在一起,有天使來服事他。

 

默想:

  • 馬可福音一開始,就將耶穌是神的兒子、主的僕人的身份使命,呈現給讀者。馬可記錄了在耶穌公開傳道之前的兩件事:祂的受浸,及受試探。耶穌受約翰的洗禮,為要與人,並人的罪認同,並非因為祂需要為所犯的罪悔改,祂根本是無罪的。耶穌受浸後,神親自表明,耶穌是神的兒子,為神所悅納,祂有得了聖靈的能力,祂就是彌賽亞。
  • 神容許撒但試探耶穌有兩個原因:表明耶穌不會背離神的旨意,並顯明祂執行神的使命所具備的資格。在受撒但試探時,“有天使來服事他”。神並沒有離開祂的兒子,讓祂獨自面對,反而在祂需要時,賜下恩典。
  • 你目前是否面對什麼試探的掙扎?耶穌受試探的經歷對你面對自己的試探有什麼鼓勵?
  • 請求神幫助你得到鼓勵與力量,來面對你的試探。

 

 

260靈修 9月17日:詩篇第150章

粵語聖經(和合本)聆聽:

國語聖經(和合本)聆聽:

 

詩篇第150章(新譯本)

凡有氣息的應當讚美 神

150 你們要讚美耶和華。

要在 神的聖所讚美他,

要在他顯能力的穹蒼下讚美他。

要因他大能的作為讚美他,

要因他無限的偉大讚美他。

要吹角讚美他,

要鼓瑟彈琴讚美他。

要擊鼓跳舞讚美他,

要彈奏絲弦的樂器和吹簫讚美他。

要用聲音洪亮的鈸讚美他,

要用聲音鏗鏘的鈸讚美他。

凡有氣息的,都要讚美耶和華。

你們要讚美耶和華。

 

  • 所有的禱告,最終都是讚美。詩篇150篇為最後一首,也成為教會禱告書的結束禱告。無論我們受了多少的痛苦,無論我們有多少的懷疑,每一件事最後都會來到對神的讚美,這是最終極的禱告。
  • 這首最後喜樂的詩,描繪一群人在神的面前,用他們所擁有的所有資源,來讚美神的作為,祂的性情,直到所有“凡有氣息的”一齊加入,以喜樂的呼聲同聲讚美神!
  • 在過去的一年中,你有什麼情況或是感覺(可能只是很短暫的時刻),使得你裡面湧出一個讚美的人?以喜樂的心回想當時的情況,與基督一同歡慶。
  • 奧古斯丁曾經說過,“基督徒應當是一個從頭到腳的哈利路亞”人。要怎樣,你才可以達到這個情況?
  • 將過去幾個月來你閱讀詩篇的反省,心得,收集一下,將這些作為結束閱讀詩篇的總結,與歡慶的讚美!

260靈修 9月16日:詩篇第149章

粵語聖經(和合本)聆聽:

國語聖經(和合本)聆聽:

 

詩篇第149章(新譯本)

以色列應當讚美 神

149 你們要讚美耶和華,

要向耶和華唱新歌,

在聖民的會中讚美他。

願以色列因造他的主歡喜,

願錫安的居民因他們的王快樂。

願他們一邊跳舞,一邊讚美他的名,

擊鼓彈琴歌頌他。

因為耶和華喜悅自己的子民,

以救恩給謙卑的人作裝飾。

願聖民因所得的榮耀高興,

願他們在床上歡呼。

願稱讚 神的話常在他們口中;

願他們手裡拿著兩刃的劍,

為要報復列國,

懲罰萬民;

用鎖鍊捆住他們的君王,

用鐵鐐鎖住他們的權貴,

要在他們身上施行記錄在冊上的審判。

這就是他所有聖民的尊榮。

你們要讚美耶和華。

 

  • 神的子民有兩個呼召,都是敬拜的一部分。首先是,神的子民被召歌頌讚美神,並因愛他們的神而歡樂。
  • 第二,神的子民要在世上對抗邪惡。以色列民讚美榮耀神,不單只是以口出的話語而已,還要以行為在世界上執行神的旨意。舊約時代,以色列民實際出戰與異教徒爭戰。今天我們亦當參與屬靈的爭戰,盡我們所能的,在社會中高舉公義,正直。
  • 這首詩提醒我們信徒,讚美神並非單單以我們的嘴唇來事奉,我們還需要在我們的生命中順服遵從神的旨意,關心社會上的公義,憐憫窮苦。
  • 請求聖靈來檢查你的生命,在神的子民的兩個呼召上,你在哪些方面需要神的光照,或是加添力量,以致在實際生活上活出這兩個呼召————讚美神,以及在社區中,過遵行神旨意的生活?

260靈修 9月15日:詩篇第148章

粵語聆聽:

國語聆聽:

 

宇宙萬物都要讚美 神
148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。
你們要從天上讚美耶和華,
在高天讚美他。
2 他的眾使者啊!你們要讚美他;
他的眾軍啊!你們也要讚美他。
3 太陽和月亮啊!你們要讚美他;
光亮的星星啊!你們都要讚美他。
4 天上的天啊!你們要讚美他。
天上的水啊!你們要讚美他。
5 願這一切都讚美耶和華的名,
因為他一發令,它們就都造成。
6 他把它們立定,直到永永遠遠;
他立了定律,永不廢去(“廢去”或譯:“越過”)。
7 你們要從地上讚美耶和華。
海怪和一切深海,
8 火和冰雹,雪和雲霧,
執行他命令的狂風,
9 大山和一切小山,
果樹和一切香柏樹,
10 野獸和一切牲畜,
爬行的動物和飛鳥,
11 地上的君王和萬族的人民,
領袖和地上所有的審判官,
12 少男和少女,
老年人和孩童,
13 願這一切都讚美耶和華的名,
因為獨有他的名被尊崇,
他的榮耀超越天地。
14 他使自己子民的角得以高舉(“他使自己子民的角得以高舉”或譯:“他為自己的子民興起一個君王”;“君王”原文作“角”),
他所有的聖民,就是和他接近的以色列人,都讚美他。
你們要讚美耶和華。

• 大自然不單只是顯明神的智慧及能力,並且一切的創造與以色列民都一起讚美,尊崇神的名。
• 詩人呼籲世上所有的受造物一起讚美神,包括天使、星宿、星球、太陽、月亮、及雲霧,以及所有一切地上,天空,水中的生物;因為神以祂的命令創造了一切。這是一個宇宙性的大合唱!
• 你是否曾經有過略微像本首詩所描述的一次世界性的敬拜聚會?
• 想像一下,若是教會中所有的男女老幼,都加入教會的詩班,一起敬拜讚美神,那會是怎樣的情況?為此禱告,並找機會開始練習!